日韩a人毛片精品无人区乱码-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-国产亚洲日本人在线观看-久久久久久免费毛片精品-在线三级片久草-99热首页这里只有精品-精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-极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四区-国产精品精品推荐第一页

當前位置:首頁 > 詳細信息

55天!見證一棟樓拔地而起

來源:詹夏宇 發布時間:2025年10月30日 A+ A A-
  7月31日的武漢,盛夏的熱浪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,裹著地表蒸騰的熱氣撲面而來。當我拖著行李箱,站在十九冶武漢市天河新市鎮天新小區項目工地門口時,眼前的一切都帶著“破土而生”的鮮活——B、D、E三個地塊的藍色圍擋整齊排列,上面“以建促城,為民筑家”的紅色標語在陽光下格外醒目,遠處混凝土罐車“轟隆”駛過,車輪碾過臨時便道時揚起細塵,又被風卷著飄向正在作業的塔吊。那臺銀色塔吊正緩緩轉動長臂,吊鉤上的鋼索垂在空中,像在為這片待建的土地,一筆一畫勾勒未來家園的輪廓。那時的我還不知道,這一天恰逢B地塊3號樓一層結構澆筑的關鍵節點,而接下來的55天里,我將以一名建設者的身份,一頭扎進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,見證這棟樓從一層破土而出到十一層封頂矗立的蛻變,在鋼筋與混凝土的交織中,讀懂“中國十九冶速度”里藏著的責任與溫度。
  初入崗位:從“會議桌”到“現場”的第一步
  8月1日清晨7點半,天剛亮透,我便跟著同事往項目部走。路邊的早餐攤飄著熱干面的香氣,可工地上的節奏比城市更早——已有工友戴著安全帽往施工區趕,鐵鍬與鋼管碰撞的清脆聲響,成了新一天的開場白。推開門時,項目部總工李光林的身影已在辦公桌后,桌上攤著厚厚的資料,電腦屏幕亮著3號樓的結構圖紙。“昨天班子會定了,3號樓后續的技術驗收你重點跟進,初期先跟著吳永青老師傅跑現場,多學多記。”他說著,從文件夾里抽出一份一層結構澆筑的驗收記錄遞給我。
  下午2點,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,地表溫度直逼40℃。吳永青帶著我鉆進3號樓的施工層,剛踏上樓梯,一股混雜著水泥味與水汽的氣息便撲面而來——一層的混凝土表面還泛著淡淡的潮氣,是昨夜養護留下的痕跡。陽光透過腳手架的縫隙,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光影,像撒了一把碎金。“剛澆筑完的混凝土,平整度是關鍵,差一點都不行。”吳永青蹲下身,從工具包里掏出2米長的靠尺,指尖捏著靠尺邊緣,緩緩貼向還帶著余溫的混凝土面。“你看,用塞尺卡縫隙,只要不超過4毫米才算合格。”他一邊說,一邊把塞尺遞給我,又特意指了指墻角的陰陽角:“這里是應力集中區,要是平整度差太多,后續砌磚墻時就會留縫隙,住進去可能會滲水、開裂,咱們得替未來的住戶把好這第一關。”我學著他的樣子蹲下身,靠尺剛貼緊墻面,手心就沁出了汗——原來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后,都牽著千萬家的居住安全。
  攻堅時刻:在“一層”與“十一層”間追進度
  進入8月,武漢的高溫絲毫沒有減退,3號樓的施工卻按下了“加速鍵”——從一層到十一層,還有10個結構層,可按計劃必須在9月底前封頂,留給我們的時間滿打滿算不足2個月。每天清晨,我和吳永青都會提前半小時到現場,先繞著施工層檢查一圈,再對照圖紙核對當天的作業內容;中午頂著烈日驗收鋼筋、模板,汗水順著安全帽帶往下滴,工裝后背濕了又干,結出一層白花花的鹽漬;傍晚則留在項目部整理驗收記錄,直到辦公室的燈與工地的探照燈連成一片。
  驗收六層內架那天,正午的陽光格外刺眼,腳手架的鋼管被曬得發燙,手一碰就趕緊縮回來。我剛走到梁底,就發現很多支撐立桿明顯傾斜,正要掏出本子記錄,吳永青的聲音已經響起來:“叫木工師傅過來,六層梁底立桿有問題,趕緊過來調!”看著調正后的立桿筆直立在模板下,吳永青才松了口氣:“六層是一棟樓的中心,這根桿歪了,澆筑時梁體一受力就會變形,咱們技術質量部的人,就得把‘嚴’字刻在心里,每一層都按標準來,才能對得起住戶。”
  總工李光林的“突擊檢查”更是常事。有次檢查七層鋼筋,他剛走進施工層,目光就落在了鋼筋搭接處。“這里的搭接長度差了15厘米,不符合規范,必須整改。”他手指點在鋼筋接頭處,語氣里沒了平時的溫和,多了幾分嚴肅。見我站在旁邊愣神,他把我叫到身邊:“六層的鋼筋搭接全合格,怎么到七層就出問題了?驗收時不能只看表面,得拿著圖紙一條一條對,每根鋼筋的長度、間距都不能馬虎。”整改完成后,他陪著我重新檢查,每一處搭接都用卷尺量過,確認全部符合要求后,才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記住,質量是建筑的根,咱們可不能讓根扎得不牢。”
  在這樣的“雙重把關”下,3號樓的進度穩步推進:8月5日完成二層澆筑,8月20日完成五層澆筑,9月14日完成八層澆筑,離十一層封頂越來越近。
  封頂之喜:在“堅守”與“見證”中讀懂初心
  9月25日天剛蒙蒙亮,3號樓的頂層就熱鬧了起來。“從8月1日到今天,55天趕了10個結構層,咱們得給住戶交一份‘零遺憾’的答卷。”總工李光林的聲音在夜色里格外清晰,也讓我心里的期待多了幾分沉甸甸的分量。
  上午10點,封頂儀式正式開始。公司領導與業主單位負責人并肩走來,工友們自發地圍了過來,一同見證這一令人激動的時刻。10點08分,隨著一聲“吉時到”,千響鞭炮如驚雷滾地,紅色的綢屑裹著濃烈的硝煙騰空而起,在3號樓頂端劃出一道道跳躍的紅弧;緊接著,數簇禮花刺破天際,金菊狀的花火在高空綻放,銀龍般的光帶穿梭其間,彩色的碎片像流星雨一樣墜落。人群的歡呼與禮炮聲交織在一起,身邊的工友們舉著手機拍照,有人激動地拍著我的肩膀,還有人對著樓頂大喊“封頂啦”——細碎的紙屑似彩雪飄落,落在安全帽上、工裝上,也落在每個人笑著的臉上,既將儀式的喜慶推向高潮,也為這棟樓的“成長”寫下熱烈而莊重的注腳。
  就在這時,泵管里的混凝土帶著沉悶的“咕咚”聲,順著預設的路線緩緩流向頂層模板。我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幕——照片里,11層的3號樓挺拔地矗立在晨光中,遠處的天河新市鎮在陽光下格外清晰,塔吊的長臂靜靜垂著,像是在為這場攻堅鼓掌。我忽然想起8月1日第一次握起靠尺時的緊張,手指都在發抖;想起第一次獨立驗收時的不知所措,對著圖紙看了半天也不敢確認;而現在,這些忐忑都變成了樓面上實實在在的“成果”——每一層平整的混凝土,每一根合格的鋼筋,都是我們用汗水換來的答案。
  回望這55天,從盛夏的驕陽似火到初秋的微風送爽,從圖紙上的線條到眼前矗立的樓房,我不僅學會了鋼筋間距的檢查方法、混凝土澆筑的養護要點,更讀懂了“建設者”這三個字的重量——它不是簡單的“蓋房子”,而是帶著責任去堅守,用雙手為別人創造幸福。
  我又想起項目圍擋上的那句話:“以建促城,為民筑家”。未來某天,當這里的居民搬進寬敞明亮的房子,當傍晚的路燈亮起,住戶們牽著孩子的手在樓下散步,老人們坐在長椅上嘮著家常,手里的蒲扇輕輕搖著,蝴蝶在綠化帶里飛舞時,我會清晰地記得:2025年的夏天到秋天,我曾是這片土地的建設者之一,曾為這個“家”扛過烈日、熬過夜晚,付出過汗水與努力。而這份記憶,會成為我未來工作中最珍貴的財富,激勵我在更多的建設項目里,繼續踐行“筑夢一方,造福一方”的初心。
打印 關閉